我的量化投资历程–致敬每一个给过我指导的前辈

​ 写这个文章只是想记录一下我在量化投资方面的认识,顺便讲讲这些认识都是通过什么样的经历积累下来的。

心路历程

量化投资在中国火起来是2012-2013年左右。我也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这个行业。2013年暑假迫于没钱吃饭,经过做外汇的Q师兄的引荐,来到一家小量化公司实习,从此踏入了量化投资行业。


当时入职的时候,老板给我看公司介绍PPT的时候,上面写着管理规模5000万。当时不懂投资行业,没太在意这个数字,现在看来还是挺小的。不过,牛逼之处在于入职实习之后,坐我旁边的兄弟问我现在PPT上的数字多少了,他半年多前面试的时候是2000万(中间没有融资)。15年的时候这5000万已经变成了2亿,这是期货业务。另外又开展了股票业务,到18年再听到他们的消息,总管理规模已经到了60亿。就是这么一对牛逼闪闪的老板给我做了量化投资启蒙。我现在还平平无奇,感觉有点对不起他们当初的指导。实习期间,直接在两位领导手下工作,有时候这位给我个小任务,有时候另一位又给我一个小任务。而且不是简单的给他们打下手,会给非常有干货的具体指导。其中Y领导在某一天收盘之后给我上的那堂两三个小时的一对一策略开发启蒙课,仍然记忆尤新。依然记得他说的KISS原则,keep it simple stupid。 依然记得他耐心的给我讲高频交易模拟器的使用细节。他给我提出改进模拟器的工程需求,同时又鼓励我主要时间要花在做新策略上,模拟器改进看心情做。他给我讲完策略研究入门之后,第二天我就做出了我第一个挣钱的策略。并不是我有多牛,是他不小心给了我一个头文件,里面包含了一个求极值的函数,我顺手就用了起来,就做出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好的领导,你为什么要离开?还记得我前面说的Q师兄吗?三个月后,他想让我去帮他把他的外汇策略变成量化策略。毕竟Q师兄是是同门的亲师兄,虽然舍不得这么好的实习公司,我还是答应去跟他做外汇了。Q师兄也是神人,四个月1万美元变27万的业绩,让我相信跟他做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和Q师兄的合作困难重重,他没有量化的经验,之前都是做主观手动交易的,两个人摸索着前进。他和Y师兄不同,他一直在催我改模拟器,不鼓励我花时间做策略,他觉得要先把工具做好。不过我还是在那个时候做了几个策略,这几个策略在16-17年的期货行情中非常有效,可惜18年之后就失效了,其中之一就是书上的KD斧,不信你可以自己在分钟频数据上回测一下。外汇量化后来做成什么样了呢?我觉得毕业论文都没写好,得多花点时间做学问,同时又想出国交流,就停下了外汇量化。14年下半年我去加拿大交流了半年,为毕业论文做准备,完美错过了欧元兑美元半年暴跌将近20%的大行情。


转眼到了15年暑假,开始重新找实习,因为之前的实习是在私募,我想看看公募的量化是怎么做的,就去了银华基金量化部门实习。在这里遇到了另一位YW师兄,这位师兄资历更深,与李彦宏同级。从他这里果然学到了另一种量化风格,他是citadel的背景,功力很深厚。 他指导我做的是分级基金A份额的Monte Carlo定价模型。这就是当时的研究成果:http://notes.yeshiwei.com/fenjia/index.html 不知道分级基金现在还有没有得玩。在银华实习的时候,Y师兄的私募已经开始拿他们那1000万到2亿,最大回撤6%的业绩开始造势扩大规模了。这时候我心里想的是什么时候YW大师兄什么时候出去创业,会不会带我啊。果不其然,当年年底他就出去创业了,当时我已经结束实习,他给我打了电话,叫我博士最后半年去他创业公司实习,给我按照正式工资50%给我开工资。不知道我当时怎么想的居然想要股权,最后没去成,现在回想是有些太贪心了。我只是一个新人,能带我就不错了,还要股权。这里还有个插曲,14年底,在我离开Y师兄的私募一年多以后,有个大四的T师弟找我问Y师兄公司的情况,说他想去Y师兄的公司实习。这个T师弟也是个神人。他从大一就开始学习投资,到大四已经是经验丰富的策略研究员,操盘手了。T师弟说Y师兄他们用年薪百万诱惑招募牛人。他被吸引过去了。我说了好多Y师兄的好话,还鼓励他说年薪百万是他的,不知道我这些话有没有最终帮助他决定去Y师兄他们那里实习。过完年,他告诉我他决定去了,争取到了一个其他基金不可能给实习生开出的底薪。8月,我刚开始银华的实习的时候,他问我要不要回去他们私募实习,并顺便跟我炫耀了一下他已经完成了年薪百万。后来听其他同学说,他在15年牛市中拿了五百万奖金,然后直接拿这五百万入股成为了合伙人。
那我最后毕业去了哪里工作呢?我毕业去了中金,在中金我又接触了一种新的量化,之前在Y师兄的私募做的是短线期货策略,中金这边学到了中长线期货策略。我在中金的岗位是风控专员,本来和量化策略无关。这里要感谢当时的领导组织我们一起利用工作之余研究策略。英国元盛基金的中长线期货策略,在2012年进入中国,从2012年到2016年,创造了稳定的15%+业绩。而和中金合作的宽立策略与元盛同宗同源。中长线策略的特点是交易频率低,容量大,元盛的规模达到了50多亿。而Y师兄的短线策略估计几个亿就撑不下了。不幸的是,17年之后中长线的日子一直都不太好过,不像Y师兄的短线策略年年在挣钱。


18年初,我离开了金融行业,赶着人工智能热潮进入了机器学习行业。我来到了玖富,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我当时的着眼点是,机器学习将来在量化中很有用,我需要学一学。这里要感谢玖富的领导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之前并没有学过机器学习,虽然机器学习本质上也是应用数学和我专业相近,不过毕竟没有具体学习过这个分支。刚进玖富,是2018年1月,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这个月领导没有让我干任何活,让我看了一个月周志华的《机器学习》。后来领导又安排我去上了一些深度学习的网课。又开放的让我研究机器学习在金融反欺诈中的应用。半年时间,感觉是他们给我上了一套机器学习的研究生学位课程,又在行业真实数据中练习了一把。拿这个”学位“,我不仅没有花钱,他们给我的工资可能也赶上一个西方一年期硕士的学费了吧。真是要感谢玖富。半年后我就来了现在这家公司,一家专门做机器学习反欺诈的公司。        2018年长线CTA一潭死水,意外的是,我在中金研究的策略表现的特别的好。年底的时候我想实盘,找到了Y师兄,想让他给点建议。他让我拿我的策略在他们的回测系统里面测一下。好吧,这不白送他们策略嘛。anyway,反正我也不在量化行业了,不去测一下,我也不敢实盘,留着没用,我就拿了两个去测了。两个都结果都和在我的系统里面效果一样好。Y师兄说,其中一个和他们系统里面的其中一个策略相关性高,另一个可以入他们系统,如果有基金经理用了,我可以拿提成。最后我也没去把策略提交到他们系统,主要是觉得我现在有全职工作,去别的公司挣钱不好。意外的是,19年上半年这两个策略的好得出奇。半年内,这两个策略混合的夏普到了4。意淫一下,不知道Y师兄的公开CTA产品业绩从去年的20%提高到了今年的30%多有没有我的功劳。而我自己实盘,因为混了一些其他不太好的因子也没挣到钱。菜鸡就是菜鸡啊,哎。

我的糟心学习历史讲完了,你是不是想说你提到的这些人都好牛,你怎么这么菜?哈哈哈,我也不知道啊。

下面是正经的总结我对量化的认识。

CTA(期货)


CTA策略主要有量价趋势追踪(各种技术指标,海龟策略等),基本面因子(例如库存),跨期跨品种套利等策略。具体实现方式,又分为长线策略与短线策略。长线策略容量大,可以管理大量资金,夏普比较难做高。2017年以来长线趋势追踪,给人以一种是不是失效了的感觉。短线可用于训练的数据更多,相对更容易找出有用的量价因子,提升夏普。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数据积累越来越多,长线的可用作训练的数据慢慢也充足起来:如果一天一个品种算一个数据点,目前总共有五六万的数据,并且以每年一万的速度增加。机器学习在这里面的应用主要是用更现代的分类模型(例如xgboost)去糅合因子,而不是传统的简单线性相加,或者简单逻辑回归。

股票量化


我认识中,股票量化现在的主流私募的做法应该是多因子选股加短线T0。多因子选股中的因子,从机器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做特征工程,与期货类似也分量价和基本面因子。多因子选股是个重劳动力工程,做得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扩展因子库。有了因子库之后,同样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算法糅合因子,逻辑回归也好,xgboost也好都行。对于T0,据说有的公司是有人工T0团队的。在多因子之外,最近几年比较火的是深度学习在量化投资上的应用。其中最出名的深度学习模型就是LSTM. 当然其实还可以把多因子和深度学习结合在一起用wide & deep模型或者DeepFM模型,wide部分是多因子,deep部分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应该用同样的应用到期货交易中。
到客户可见的产品层面,股票量化主要就是两种形式,指数增强与量化对冲。实际上两个产品是同一套策略。只是量化对冲把大盘波动(beta)对冲掉了,获得夏普更高的稳定回报。而指数增强的效果就是在大盘趋势(beta)上增加了一层alpha,客户不仅可以得到大盘上涨的收益,还可以得到策略选股和T0带来的额外收益。世界最大的基金桥水基金老板达利欧的《原则》中提到他们也用了非常多机器学习。仅靠你的基本面分析,你确实就能挣钱,不过,如果在你的基本面策略上用机器学习优化,我们肯定将做的更好。这就是现在比较多人提的基本面量化。写了这么多量化的东西,我是不是想回去做量化啊?不是的啊。现在这个工作我其实挺喜欢的,公司氛围奇好,还有业余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私募行业淘汰率那么高,我还是安心做算法工程师踏实。不过量化确实好玩。做个总结记录,感谢所有授予过我知识和给我学习机会的领导们。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